Saturday, 2 July 2011

蓝湖 (Blue Lake)

在细雨纷飞,雾气弥漫的早上,我沿着草丛里的小道施施而行,拐几个弯,前方出现如梦如幻的一片蓝。我来到了纳尔逊湖国家公园(Nelson Lakes National Park)里的蓝湖(Blue Lake)。从公园的入口处走到蓝湖,花了我四天时间,其中还需翻越1,787米高的横贯山脊(Travers Saddle)和无数次的雪崩塌方处。

狭长形的蓝湖并不大,面积只有约莫四分之一个足球场。湖水颜色带有层次的变幻,近湖岸的水是清澈透明,往湖中心延伸去,颜色从黄褐色到翡翠青,再往深处就变成蓝色。在阳光的折射下,往不同的角度看去,湖的颜色也变幻不定。

蓝湖就在蓝湖小屋(Blue Lake Hut)旁不到一百米处,但是站在小屋所在处,你是察觉不到湖的存在。那一片梦幻的蓝,是那样神秘的藏在那一簇一簇不知名的矮树和高耸的草丛深处。想要一窥她的全貌,你必须往草的深处走去,拨开那恼人的树枝和野草,迷人的青蓝色一片,就呈现在你眼前。

我贪婪的按下相机的快门,试图把蓝湖的美给拍摄下来。然而,不管我如何调设相机的设定,还是无法摄下我眼里看到的那如梦如幻的颜色,或许那无法被摄下的就是蓝湖的灵魂。

蓝湖的水来自一公里外的康士坦茨湖(Lake Constance)。山岭融化的冰水先流入康士坦茨湖后,再通过地下河道被导入萨宾河(Sabine River)。蓝湖,不过是地下河道流过之处被戳穿的一道破口。大自然就在这道破口处展现它的神工,把积年累月留在河道的沉淀矿物冲积于此,再加上太阳光线的反射,造就了梦幻迷离的蓝湖。

我们决定去寻找蓝湖的源头,不为什么,就只是纯粹的想要去看看她的起源。

往康士坦茨湖的路上,两旁都是高耸的峻岭。踏着陡斜的岩石路,缓缓往上走去,在雾气和细雨的笼罩中,举目四顾,群峰峥嵘,一切显得那么的苍凉。那一刻,心中不知怎的,一丝的悲凉竟油然而生,仿佛天地间就只剩下我一人。攀升到高处,再回头望去蓝湖,湖水的颜色已变成如海水般的深蓝。而前方尚积有残雪的山脉上,无数的细流往下俯冲汇集于蔚蓝的康士坦茨湖里,这里就是蓝湖的生命之源。

登山健行时遇上坏天气,搞到全身湿答答的那种感觉总是让人感到沮丧。但是在蓝湖遇上的弥漫细雨却有一种烟雨江湖的意境。或许也是要在这种朦胧的烟雨中才更能显出湖的梦幻。

回到蓝湖旁的小屋,换掉身上已湿透的衣物,略作梳洗,再生起炉火,冲调一杯咖啡,吃起自制的饼干。茶点时间总是我健行时最期待的一刻,而生活也本该就是如此的惬意和简单。我生性务实,一点都不浪漫,但是那刻看着屋外的景色,竟然兴起想把凡尘俗世的一切都抛开的念头,就这样在小屋里住下来,过一些远离喧嚣的生活,虽然我心里知道那是不可能的。

因天气不佳,细雨延绵,我在蓝湖小屋里留宿了两晚。在小屋里,看看书,翻阅地图,静静的坐着发呆或是走到屋外透透气,感受一下那冷冽刺骨的寒风,然后再回到屋里,坐在火炉旁,喝那暖入心窝的热咖啡和奶茶,时间就在不觉中流逝。

在蓝湖旁的那夜,入黑的森林小屋里,夹带细雨的风依然在吹。火炉里不时传来噼啪的烧柴声,窝在温暖的睡袋内思绪竟出奇的清晰。不知为何,忽然想起那一年在热带雨林里的一段旅程。类似的情景,也是在森林里的小屋,听风看雨度过的那一夜。许多本已模糊的记忆,竟慢慢的浮现出来,我清楚的想起许多本以为已遗忘的细节。当年的那两个旅伴,而今安好吧?

在蓝湖旁待了两天,备用的粮食已剩不多。不管有多么的不舍,最后我们还是收拾行装,继续未完成的旅途,在冷风霏微的清晨里,悄然的离开了。

六月三十日二零一一年,怡保

蓝湖的照片在这里